(佛系更新的我又来了)很前几天翻着以前的杂志,无意中看到了它的一张封面图,当时也算是被震碎三观。怎么说呢,有种“恶魔在人间”的即视感,
黑色的头部、血红的四肢、鲜黄色的角膜,加上庞大的身躯高高翘起的鼻尖,像极了西方故事里的鬼怪。
但这种特殊的造型只是它们的繁殖策略,潮龟属的公龟算得上是龟中最绚丽的个体了,
每个都具有其独特而鲜明的外型特色,兴许只有见过了它们,你才算打开了眼界。
▲论繁殖期公龟造型还有谁比得过这个家族
神秘的潮龟属(学名:Batagur),来自南部亚洲或东南亚地区的大型水龟,上图的六只公龟可以代表它们不同的外貌,这几个成员似乎都能找到不少的研究案例,
而不幸的是它们全部都处在非常濒危的境地。这个属合并来去现在一共有6个成员,
它们基本上都具有咸淡水交界水域的生存能力,有些种类甚至能在海水里生活挺长时间。
▲总结了一下它们最常见的称呼
作为素食主义水龟,它们是能长到40cm+的巨物,这么看来确实产肉量不小,濒危原因除了和环境破坏有关,还有一些人为因素,如食用它们的肉和蛋、宠物贸易等,如今关于它们的资料记载都来自保护区或保育中心,˙其中大家较为熟悉的应该是——西瓜龟(Batagur borneoensis)。
▲原以为这种夸张的色彩组合只有想象的世界才有
看到西瓜龟的公龟你不禁感叹无奇不有:
“白面一抹鹤顶红,浓墨勾勒西瓜壳”
这样的配色像极了京剧里的脸谱艺术,油彩上脸不拘小节,大胆而奔放,
搞不好这就是它叫Painted terrapin的来由。
▲背甲则高度还原西瓜色和条纹,相当“西瓜”了
西瓜龟产自文莱、印尼等地,它们的幼龟栖息于淡水中,成龟则会选择红树林咸淡交界处生活。所以它也有另外一个名字:咸水龟。年幼的西瓜龟是杂食性的,捕食一些水生动植物,成年的西瓜龟更爱吃树叶、芒果等植物和果实。
▲聚众进食大口吃菜
当然了,雄性也只在繁殖季才有这么夸张的效果。和其他成员一样,西瓜龟的雌龟也比雄龟大,
成年的雌性西瓜龟甚至能长到60cm+,雄性则不超过40cm的样子。但雌性却远远没有雄性那样夸张的色彩,
它的背甲上只有三条细纹。
▲左公右母中间两只小亚成
西瓜龟酷爱晒背,能接受许多种植物叶、果的投喂,
曾经被见到成群上岸像牛一样啃草进食。
繁殖季在1月左右,产卵一直到6月结束,
据说雌性西瓜龟会和绿海龟分享海滩产蛋,
小龟甚至可以在纯海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到淡水。
上面是一段来自动物园的西瓜龟求偶视频,让大家感受下人工环境下它们的各种有趣的行为。
▲大哥一副不好惹的的样子啊
上图就是开篇说到的“小恶魔”——印度潮龟(Batagur baska),
来自印度、孟加拉、柬埔寨等地,
还有一个名字“巴达库尔龟”,也被称为“北部河龟”。也有2个亚种,但据说已经濒危得几乎见不到几个。原本在缅甸、新加坡和泰国、越南等也有分布,
现在已经绝迹于那些地方。
▲雌性印度潮龟顿时清秀可爱了起来
它们是亚洲最大的淡水和半咸水龟之一。
通常体型能达到60cm+。
公龟除了繁殖季典型的黑头红肉黄眼睛外,鼻子的翘度也算其他成员更夸张的。
▲小亚成印度潮龟在啃食菜帮子
雌龟和西瓜龟一样有着迁徙至海口沙滩产卵的习性,通常每个产季能有3窝,每窝10-30个蛋。这种龟的濒危级别很高,仅存个体都在保育中,
潮龟属整个属的保育项目都是TSA的重头戏。(TSA:全球最大的龟类保护组织TSA是什么来头)
▲幼体印度潮龟长着锯齿的边缘,鼻子脸头都挺正常的
▲这是一只亚成,闻闻菜没找到自己喜欢的
▲原来它喜欢吃这个
据说孟加拉地区人民喜爱食用大型河龟的肉和蛋,真的别怪穷人没肉吃,你穷一个试试,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是一类蛋白质来源。
曾一度在柬埔寨产地绝迹。
▲孟加拉地区的奶奶把饲养多年的潮龟还给政府进行保育工作
下一个和印度潮龟外型颇像的是——马来潮龟(Batagur affinis)被称为“南部河龟”,还分为两个亚种,
其中Batagur affinis edwardmollis这个亚种直到2009年才被明确。团队研究的来自马来和柬埔寨地区的河龟,发现它们和模式种颇有不同之处。
▲再一次被头部夸张的造型吓到
▲作者说这是西瓜龟,我们看样子和鼻子总觉得更像马来或印度潮龟
马来潮龟顾名思义来自马来西亚、印尼和柬埔寨,
在2001年被再次发现前一直被认为在柬埔寨绝迹。事实上,马来潮龟曾经是柬埔寨皇家菜谱一道珍馐,
直到2005年才被列为国家爬行动物保护了起来。但这似乎并没有什么(卵)用,
即便在马来西亚本土,马来潮龟的种群也逐年锐减。
▲这是柬埔寨的马来潮龟保育放归计划
三线棱背龟(Batagur dhongoka)
倒也没有其他几个成员有名,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如孟加拉国、印度等,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可能在尼迫尔也有,它作为河龟最有特点应该就是背甲的三条棱了。
▲这照片真的很远古
看着也是较为温柔的面相,关于它们的信息资料可以说是同属成员里最少的了。三线棱背龟的濒危等级可能相对其他成员好一些,但也没有好太多,还是属于Endangered(濒危),其他的基本上都属于CR(极危)。
▲来自TSA繁育出的幼龟,三棱非常明显
要说到红冠棱背龟(Batagur kachuga)也算是这个属仅次于西瓜龟的有名了,发情期的雄性同样是油彩脸的代表,浓重的黄蓝色头部、鲜红的纹路等,可以说是非常有南亚地方文化特色了。
它们也是主要来自尼迫尔、印度和孟加拉国,
极危的境况下野生的雌性数量不足400只,成体雌性能达到56cm+,雄性就只有它一半大,鼻子倒不像其他潮龟那么上翘。
▲公龟的发情期扮相还颇有“小丑”的感觉
印度最著名的恒河曾经是它们的产地之一,想想这条不知该用什么形容词的河水,哺育了神奇的印度人民和印度物种。这种植食性的大型河龟很早以前就被当做食物,也由于印度的水力发电建设项目等惨遭栖息地破坏。
现今的印度只有一条被名为"Chambal"的河,被认为是它们唯一的野生栖息地了。
▲野外孵化的红冠棱背幼龟奔向Chambal河口
最后是缅甸棱背龟(Batagur trivittata),它是最早被保育起来的龟种之一,也是该属中最濒危的成员之一,
堪称世界排名第二大濒危龟种。
到2002年在缅甸被重新发现前都以为灭绝了,
(貌似野外只发现了5只雌性)。
▲缅甸棱背龟的香蕉色头部和黑色条纹也很容易被认出
它们只在缅甸的少数几条河流中分布,
WCS和TSA从2007年开始这个龟种的保育计划,(WCS: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)
所幸的是缅甸当地政府对此还比较重视和配合,如今也能在当地的几处保育中心见到它们。
▲这是一只在沙地上的雄性
经过十几年成功地被人工繁育回几百只的数量。但即便这样,亚成体的野外放归也非常难实施,只有将一定数量的幼龟养到至少25cm+,
才能抵御野外鸟、鱼和巨蜥等天敌。
▲2017年缅甸保育中心繁育计划中孵化出的幼龟
怎么说呢,这个属是如此的神奇,但似乎个个走向了野外功能性灭绝,在此要感激一下国际野保组织的努力,如果没有他们的介入,这些龟大概率只有画册和照片了。
▲孟加拉国的印度潮龟繁育中心
南亚的贫困是造成当地物种资源被破坏的最大原因,
经济不发达,很多事儿都会直接间接受到影响,而发达的经济也一定程度依赖对环境的掠取,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是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博弈,不论如何,希望我们谁都不要涉猎濒危龟种的交易,把保育工作交给真正的专家,光是知道它们都还活着,作为动物爱好者的我们,就知足了。
每一种动物都值得你爱。
点击阅读热门文章
FOR HOT ARTICLES
我们缺少对动物正确的观念
你喜欢胖蛇吗?崛起中的血蟒人工选育他掷重金构建巨人王国,爬宠繁育是爱好盖勾亚是第一个人工繁殖普及的R属守宫你养的爬宠病了,谁来给他看病?民间癞蛤蟆竟然“青蛙变王子”背甲长角的地图龟,穿梭在河流中生生不息
南美大丛林蜥被俗称“迷你泰加”
更多活动更新,请关注TS爬魂微信公众号和淘宝店:
微信号:Tarantulas_Soul淘宝店:TS爬魂(店铺号 4477857)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: Tarantulas_Soul for update information.如有任何疑问或爬宠知识交流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450816278@qq.com;如需商业合作请电话联系:13764228598Email to 450816278@qq.com for q&a, and for business please call 13764228598
- 我的微信
- 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-
评论